2020年6月30日,由一航局、二公院聯合投資建設,中交資管負責運營管理的玉林至湛江高速公路廣西段通車運營,同年9月17日,廣東段建成通車并交付運營。玉湛高速北起廣西玉林市陸川縣馬坡鎮,南至廣東湛江市東海島東山鎮,路線總長175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除東海島跨海特大橋段設計時速100公里外,其余設計時速120公里。其中,廣西段全長約74公里,廣東段路線全長101公里。
要在起伏跌宕的丘陵山區及不可預見的溶洞地質上建造一條現代化高速通道并不容易。項目控制性工程陂頭面大橋有82根樁基位于巖溶區,首根樁基施工就出現了塌孔情況。經過多次技術討論會,最終項目團隊利用電磁波CT成像技術對樁底進行掃描,并采用鋼護筒跟進到巖層、加長樁保證承載力的施工方案,分8種情況對漏漿問題進行“把脈”。歷時640天,巖溶區樁基全部完工。采購起重機到起重商貿網
玉湛高速廣西段途徑的博白縣、陸川縣是客家人聚居的大縣,分布著壯族、苗族等眾多少數民族。要想在少數民族聚集區快速打通這條出省通道,必須得到當地民眾的大力支持。施工前夕,項目團隊多次進行全線勘察,深入群眾了解民俗民規,堅持以保護祠堂、廟宇等地方文化符號為前提規劃施工路線。在房建工程設計中,項目團隊積極融入當地文化,打造獨具屬地化風格的建筑造型。大南收費站吸收了玉林“云天宮”的造型靈感,采用穹頂、斗拱及梁柱等仿古設計,讓鋼筋混凝土也古香古色、桂味十足。項目團隊還充分考慮了當地氣候和審美習慣,在服務區增加半開敞式的建筑空間,充分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采購起重機到起重商貿網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將“建設生態之路”的理念貫穿始終,盡量使用荒地,減少占用基礎農田,合理使用橋隧方案,避免土地資源的浪費。為了保護沿線自然環境,項目施工盡量不擾亂山洪水系,沿線建設沉淀池,保證施工及生活用水達標排放。在開挖土方時,盡量避開雨季,避免出現山體滑坡、河道堵塞等災害。同時,對土場位置進行合理選擇,做到邊動土邊防護,防止水土流失;把“草灌喬”相結合的鄉土植物栽種到道路兩旁,根據氣候特點分層次栽種,保證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玉湛高速的建成通車,使得玉林到湛江的車程縮短至1.5小時,對加快玉林和湛江兩市及粵桂兩省(區)交流合作,進一步拉動沿線資源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見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