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電力體制經歷了不斷的改革,目前自由化程度處于較高水平,發電和售電端均呈現自由競爭態勢。從競爭格局來看,意大利電力市場呈現一超多強的態勢,其中ENEL是市場中的核心企業,其他重要參與者包括埃尼、意昂和Edison等,部分區域出現區域性公共事業公司并提供多種服務。意大利發電端市場競爭激烈,發電結構以天然氣為主,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發展迅猛,輸電領域呈現壟斷態勢,而配電領域呈現區域壟斷態勢。從發展趨勢來看,意大利電力需求增長空間相對有限,主要發展機遇在可再生能源和輸配電端,并可通過股權投資方式積極參與當地市場。
電力體制:自由化程度較高,發電和售電端自由競爭態勢
整體來看,意大利電力體制自由化程度屬于相對較高的水平,發電和售電端呈現自由競爭態勢,輸電端則是高度監管。意大利電力市場曾呈現高度監管態勢,1962年根據"公共電業國有法",政府接管了全國的私營電力公司,組建了意大利國有電力局(ENEL),對發、輸、配電采用垂直一體化管理體制,市場占有率超過80%。1992年,意大利國有電力局改制為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 S.p.A)。1999年,意大利政府頒布了全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法令,削弱電力壟斷化經營的目標和方式。法令的主要內容包括逐步開放電力市場、減少發電側壟斷、改革輸電體系,其中發電側最大的電力供應商市占率需要在50%以下。1999年,ENEL上市并逐步出售國內發電資產以達到法律要求,國有股份占比也在逐步下降。目前,意大利在發電、配電和售電端自由競爭,輸電端主要由Terna經營。
電價機制方面,意大利電力批發市場處于自由競爭狀態,2004年運營的GME(Gestore Mercati Energetici)負責電力交易,GME由意大利經濟與財政部持有。電力市場交易包括現貨、期貨和場外交易,GME承擔共同對手方(Central Counterparty)的職責。日前競價目前是意大利電力市場的主要交易方式,意大利就被劃分成多個競價區,最后電價由買賣雙方的報價和所處的區域決定。

圖1:意大利電力行業體制
來源:IAEA網站
電力市場監管:獨立監管機構,由意大利內閣確認委員
電力行業的監管部門為1997年正式開始運營的ARERA(Italian Regulatory Authority for Energy, Networks and Environment),對電力、天然氣、水、廢棄物等進行監管。ARERA為獨立的監管機構,由意大利內閣確定5名委員的人選。ARERA主要負責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促進電力服務的競爭性和有效性,對不同電力市場的參與者制定監管規定并推進規定的實施,同時在行業標準認證、行業規則制定等電力市場的其他方面實施監督。
競爭格局:一超多強,ENEL為核心企業
意大利電力市場呈現一超多強的態勢,其中ENEL是市場中的核心企業,其他重要參與者包括埃尼、意昂和Edison等,且在部分區域出現專門提供多種公共事業的公司。從市場格局來看,在發電端,ENEL是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其發電量的市場份額約為17%,如果排除掉不出售電力的企業,其市場份額為28%,近年來保持相對穩定,較改革前的80%以上明顯下降。輸電端,Terna的市場占有率在95%以上,是歐洲最大的獨立輸電企業。配電端,ENEL是市場中最核心的企業,市場份額在80%以上;而售電端ENEL的市場占有率在37%左右,其他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在10%以下。與此同時,在意大利特定區域,如米蘭和都靈,有區域性的公共事業公司,業務范圍包括發電、配售電、供水、天然氣輸送等,形成了區域壟斷。
發電端:競爭激烈,以天然氣發電為主,可再生能源發展較快
意大利發電端市場競爭激烈,發電結構以天然氣為主,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發展迅猛。2019年,意大利裝機容量為119GW,其中火電占比達到54%,水電占比17%。2019年,意大利電力需求為320TWh,其中國內凈發電量為283TWh,其余需求主要依賴進口,其中來自法國的電力進口規模達19TWh。近年來意大利經濟低迷,電力需求呈現穩定態勢。從競爭格局來看,意大利發電端競爭相對較大,其中ENEL是意大利最大的發電企業,市場占有率接近30%,而其他重要的發電企業包括意大利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尼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控制的Edison等。1999年在意大利進行電力改革后,ENEL被迫剝離3家發電公司,并出售了26座水電站,使得2003年ENEL的市場占有率降至49%,后逐漸穩定在30%的水平。ENEL和埃尼集團曾為意大利國有機構,20世紀90年代開始將其私有化,國有股份逐步降低,目前意大利政府對兩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在20%~30%之間。Edison曾是意大利能源領域中最大的私營企業,2012年被法國電力集團收購,目前是意大利本土僅次于ENEL和埃尼集團的第三大發電企業。從發電結構來看,意大利發電結構以火電為主,其中天然氣發電占比在2019年接近50%,而水電、太陽能和風電占比分別為16%、8%和7%,太陽能和風電近年來發展迅速,導致可再生能源占比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然而,由于意大利缺乏天然氣,導致對能源進口較為依賴,且本國發電能力無法滿足需求,導致意大利用電成本較高,電費高于歐元區平均水平。

圖2:1990~2019年意大利發電結構(GWh)
來源:IEA
輸電端:呈現壟斷態勢
意大利在輸電領域呈現壟斷態勢,由政府參股企業Terna S.p.A負責經營。Terna是歐洲最大的獨立電力傳輸企業,擁有超過7.4萬公里的線路,2019年實現23億歐元的收入。Terna是政府參股企業,意大利國家開發機構CDP和中國國家電網的合資企業CDP RETI持有Terna29.85%的股權,其他股東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下。Terna是歐洲電力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26條國際線路,與法國、瑞士、奧地利、黑山、馬耳他等國相連,并將增加更多的國際線路,包括與突尼斯的跨洲線路以增加電力通達性。此外,Terna還在進行海外投資,在巴西、烏拉圭、秘魯等南美洲國家運營電網,但當前規模較為有限,2019年海外收入不到3000萬美元,未來有望增長。根據Terna的規劃,未來意大利輸電資產規模將明顯增加,有望增強意大利在輸電領域的實力

圖3[1]:意大利國際電力網絡地圖
來源:意大利經濟發展部
配電端:區域壟斷,ENEL份額最高
意大利配電領域呈現區域壟斷態勢。目前,意大利共有超過100個配電企業,為超過3600萬客戶提供服務。ENEL的市場份額長期維持在80%以上,控制著意大利大部分地區配電設施,而A2A公司、Acea公司和AEM公司則分別負責米蘭、羅馬和都靈地區的配電設施,市場份額在1%~5%之間,這些公司同時也提供發電、售電、天然氣供應、供水等其他類型的公共服務,是區域公共事業領域的核心企業。此外,ENEL在境外有大量的配電資產,在印度、西班牙、羅馬尼亞、阿根廷、哥倫比亞、秘魯、智利等地均有配電資產,在西班牙和南美影響力較大。
行業發展趨勢:電力需求增長空間有限,可再生能源和輸配電領域機會較多
中長期來看,意大利電力需求有望維持增長態勢,但增長空間相對有限。近年來意大利經濟增長緩慢,電力需求維持穩定;而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電力需求一度下降20%,隨著解封措施的逐步實施電力需求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中長期來看,意大利電力將維持增長態勢。首先,意大利政府提出了明確的增加基礎設施領域投資的方案,而基礎設施領域的大量投資將增加電力的需求。第二,意大利提出了明確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包括在交通運輸領域增加電動汽車和電加熱設備的使用,也將推升電力需求。第三,意大利正在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將降低意大利電力行業對進口的依賴,有助于意大利降低電費,進而推升電力需求。此外,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增長或造成意大利對制冷制熱設備需求量的增長,或增加電力需求。不過意大利作為發達國家,電力增長空間有限,預計2040年電力需求仍將維持在400TWh以下。

圖4:意大利電力需求預測
來源:2019年Terna年報
意大利電力行業的主要發展機遇在可再生能源和輸配電端。可再生能源領域,意大利提出了明確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30年太陽能和風能的裝機量要分別達到52GW和19GW,較2019年的21GW和11GW明顯增長。意大利光照較為充足,擁有較強的太陽能發電潛力,未來意大利將成為太陽能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此外,意大利基礎設施相對落后,需要大量投資輸配電資產以滿足自身的電力需求和歐洲統一電網的構建,其中Terna將新建多條線路增強電力傳輸能力。由于意大利的電力企業多為上市公司,國有股份占比相對較低,收購意大利電力企業,特別是監管力度較高的輸變電類企業將為投資方創造穩定收益,其中2015年中國國家電網投資CDP RETI就是一個經典案例。CDP RETI通過投資Terna、天然氣設施管理企業Snam和Italgas,2019年實現凈利潤19.12億歐元,而2014年國家電網獲得35%股權的成本僅為21億歐元。

圖5:CDP RETI股權結構
來源:CDP RETI官網
[1] 圖中沒有計算意大利-黑山線路
來源:中國對外工程承包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