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將建設數字中國作為重要發展方向,不僅催生了新興產業的繁榮,更讓眾多傳統行業走向數字化轉型之路,碰撞出“數字+”的無限可能。
10月31日,中國數字建筑峰會2021·企業家百人論壇(以下簡稱“峰會”)在杭州落下帷幕,為期兩天的峰會,為數字與建筑之間架起橋梁,“謀”就了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新圖景,“繪”出了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新未來。
“智”:匯聚思想解碼建企轉型

數字建筑雖迎新機遇,卻并非新概念。早在2010年,峰會便開始以“會”引才聚“智”,蓄能數字建筑發展。
峰會連續舉辦12屆,其權威性、引領性在“智囊團”的構成中可見一斑:以本屆峰會為例,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鼎立支持,同濟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藍迪國際智庫等單位機構聯合助力,浙江省建筑業行業協會等十余家行業協會有力協助,“政產學研用”聚合發力,探討數字建筑的升級方略。
站在新征程新起點,如何總結經驗、謀劃未來,做好建筑業轉型升級大文章?峰會從“雙+”入手,謀謨帷幄。
“雙循環+產業鏈升級”,企業面臨怎樣的機會與抉擇?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國際經濟循環暢通,建筑產業數字化轉型再添新動力、新可能,對此,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聯合主席黃奇帆在會上作《雙循環下建筑產業數字化發展的思考》主旨演講,為建筑企業未來發展預測航向。
“十四五+數字化轉型”,建筑業應如何應對機遇與挑戰?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信息化百人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楊學山分享了《建筑企業“十四五”數字化轉型的思考》,為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方略;提高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水平,建筑產業互聯網是有效路徑之一,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刁志中以《建筑產業互聯網開啟數字化轉型新格局》為題,介紹了建筑產業互聯網新模式新業態。
短短兩日,碰撞出的智慧如炬,照亮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質”: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解碼建企數字轉型,峰會有“略”更有“術”,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中國建筑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21)智能建造應用與發展》(以下簡稱《報告》)的發布,勾勒出2021年中國建筑業信息化發展路徑。《報告》從全領域呈現智能建造發展情況、全景式展現智能建造實踐成果、全方位描繪智能建造未來發展,三個方面為行業進一步發展智能建造提供引導。
正式發布的廣聯達數維建筑設計新產品,作為一款面向建筑設計師的新一代建筑施工圖設計軟件,具備從三維設計建模、跨專業協同到快速出圖的全階段能力。依托其出色的數據融合能力可以將設計業務與項目管理的數據融合,通過設計施工算量一體化來賦能設計、工程總承包與全過程咨詢業務;而通過可視化、標準化的設計流程,則可將最佳的使用體驗沉淀為軟件功能,從而提升專業設計能力。另一方面,依據國內設計習慣和標準構件類別的分類特點所打造功能和交互流程,大大提升了設計效率,讓設計更簡便高效。
此外,圍繞數字轉型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出席峰會的行業領先企業代表,亮出的“看家本領”實力硬核。
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桁從企業角度全方位介紹了數字化轉型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陜西建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毛繼東以“四化融合”,解讀了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創新之舉。
不論是峰會開幕式,還是集聚了“產學研企”的企業家論壇、企業家對話,亦或是峰會創新設立的設計沙龍、藍迪國際智庫專場活動,數字、創新、融合……更多圍繞著建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成為流淌在峰會血脈中的能量基因。
“至”:迎時代機遇啟產業新程
大潮已至,大勢所趨。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亦是新型基礎建設發展奠定的關鍵之年,自“十四五”規劃將建設數字中國作為重要發展方向,“數字+建筑”的改革與發展如沐春風、勢如破竹。
“數字技術讓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0和1’解讀建筑這項復雜的藝術與工程,從而加速改變建筑業,讓這份古老而傳統的產業煥發出更加迷人的現代魅力。”浙江省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如此定義建筑數字化的意義。
整個峰會期間,對于建筑產業數字化轉型所勾勒的現代圖景與美好未來,在每個人心中不停在回響,留下期盼: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袁正剛——要繼續深挖,打造一個面向全過程、面向應用價值的數字化系統,支撐產業的數字化實踐;
同濟大學建筑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廣斌——更高水平打造具有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數字城市;
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特聘研究員,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葉浩文——智能建造,要朝著提高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勇往直前地去實踐;
……
正如嘉賓們在峰會中所期:新技術革命和新興產業革命的融合,為我國建筑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腳踏數字經濟發展的沃土,乘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東風,建筑業數字化轉型一定會不負所期。( 來源: 新華網 劉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