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波士頓128公路”兩側,聚集著數以千計的高科技企業。深圳粵海街道,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擁112家上市企業。
這些都是以創新之名匯聚而成的街巷,不經意間,就有可能掀起一場科技浪潮。
不過,要算上市企業的密集度,杭州的物聯網街似乎更勝一籌。
高新區(濱江)有個物聯網小鎮,小鎮里有條物聯網街,街上坐落著13家上市企業。
這條街不長,短短1791米,大概20分鐘就能走完。
這是“杭州最貴的街”,僅街上的13家上市企業,市值就超過9000億元。也就說,這條街每1米的價值,就超過5.03億元。按成年人邁出一步的長度為26厘米來算,在物聯網街每邁出一腳,就是1.3078億元。
這樣的產業密度,在浙江省乃至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
杭州GDP“畝產”最高地,起于一片農田
物聯網街起跑于2010年,這一年,被稱為“物聯網元年”。
當年,“物聯網”這一概念第一次被寫進政府報告,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物聯網”作為“新興信息產業”的重點突破領域。兩年后,高新區(濱江)獲評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
2013年,江陵路至風情大道中間這條不足2千米的小道,正式被命名為“物聯網街”。雖然從未舉辦過熱鬧的開街儀式,但并不妨礙它成為創業者們的首選地。
2014年,浙江省提出“特色小鎮”戰略,高新區(濱江)搶先“起跑”,啟動物聯網產業園建設。接著,高新區(濱江)又馬不停蹄地出臺了《關于加快高新區(濱江)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從資金、金融、用地、項目、人才等方面扶持特色小鎮建設。
還未開發前,這里只是一片農田,物聯網街也不過是一條不起眼的鄉間小道。
2015年,西興街道的七甲閘、星民、共聯、協同等4個村(社區)完成整村拆遷,為小鎮的建設騰出了更大的空間。
為小鎮騰地方的,就有西興街道的居民蔣棟棟一家。
在他的記憶里,“家里人靠種龍柏、棉花、白菜等作物為生,產量好的時候,每畝能有4000多元收入。”
現在,他家的宅基地,就是物聯網街上的海康威視大樓。
估計西興街道的居民誰也沒想到,4個村社拆遷的兩年后,物聯網小鎮竟然成了杭州GDP“畝產”最高的地方。
2020年,物聯網小鎮畝均產出了1.88億元,成為浙江省當之無愧的“畝均效益”領跑者。
一條街的上市企業,超過一個城市
7年前,高新區(濱江)大建物聯網小鎮時,就被視作在布局未來。物聯網街,便是這個“未來”的“中心線”。
物聯網街東起風情大道6號,西至江陵路,長1791米,寬26米。
這里,臥虎藏龍。
高新區(濱江)是浙江省上市企業最多的城區,一共有63家,物聯網街占比超過20%。
物聯網街自東向西,依次駐扎著聯絡互動、新蛋集團、矽力杰、初靈信息、安恒信息、海康威視、中威電子、和仁科技、泰一指尚、阜博集團、聚光科技、縱橫通信、吉利控股集團等13家上市企業。
一條街上擁有13家上市企業是一個什么概念?
這個數字,比肩杭州好幾個城區。若按浙江省城市上市企業數量排名來看,也超過浙江多個城市。
上市企業的數量,雖然并不能和一個地區的綜合實力對等,卻實實在在地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被認為是一個比較靠譜的、能表現城市產業活力與潛力的指標。
每因暫出猶思伴 豈得安居不擇鄰
2002年,物聯網街建成之時,入駐的第一位大戶,是現在國產汽車行業巨頭之一的“吉利”。如今,建設河畔的吉利大廈,依舊是這條街上最顯眼的地標建筑之一。
吉利在這里孤軍奮戰了8年后,終于等來了他的第一位鄰居——海康威視。在安防行業,這也是一位巨頭。
真正讓物聯網街從一條無名小路升級成創業者心目中“浙江最牛科技街”,公認是在2016年。
那一年,物聯網小鎮被列入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有了更高層別的官方背景。也是在那一年,安恒信息、中威電子相繼搬進物聯網街。一年后,街上又迎來了仁和科技、聚光科技,上市企業隊伍不斷壯大。
2019年12月5日,初靈信息也搬進物聯網街。當天,企業總部正式從高新軟件園搬至物聯網街259號的初靈數據大廈。隨著總部搬過來的,還有160名員工。
這是一家做互聯網大數據算法的企業,選定物聯網街之前,還搬過兩次家,分別從江北益樂工業園搬到江南華業科技園,再搬到高新軟件園。
三遷總部,初靈信息最終落定物聯網街的原因,可以用白居易的“每因暫出猶思伴,豈得安居不擇鄰”來解釋。意思是,每每暫時出門尚且希望有個好伙伴,長期定居怎能不選擇好鄰居呢。
初靈信息相關負責人的原話是:“這里的鄰居有安恒信息、矽力杰、中勝集團,科技氛圍濃厚。”
9萬多人的造夢地
物聯網街所在處,是高新區(濱江)的核心地段,寸土寸金。
半徑一公里內,1號線和6號線“雙地鐵”穿過,北面流淌著建設河,推窗就是風景。跨過建設河,北岸是高新區(濱江)的道路“一哥”江南大道,東面便是風情大道,直通機場高速。
武警杭州醫院距此不過900米,附近還有江南實驗學校、丹楓實驗小學。周邊圍著錢塘春曉、繽紛小區、明月江南等小區。星耀城二期、星瀾里等大型商場,也近在咫尺。
每天清晨,都有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像潮水一樣涌向物聯網小鎮的18幢樓宇。如今,小鎮已經擁有創新創業人才9萬多人。
盡管附近的錢塘春曉、繽紛小區、明月江南等小區的房價都已經超過5萬/平方米,但這里仍然是年輕人眼里的造夢高地。因為他們看到,除了上市企業扎堆,很多小企業也都在這里從小做到大。對他們來說,這是最強大的吸引力。
除了正在醞釀的科技浪潮,附近居民的生活也跟著小鎮的發展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星耀城、星瀾里、銀泰等高端商業綜合體,也是隨著小鎮發展起來的。
杭州如何培育上市企業?
企業愿意選擇安身之所,有好鄰居想必是不夠的,可能還有這幾個原因:政策好、服務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多年來,高新區(濱江)也一直在做企業不擅長的事,讓企業安心搞創新。
物聯網小鎮會安排工作人員和企業做點對點的服務,大到人才房分配、子女上學,一條龍服務,全都包攬。這樣“店小二”式的服務,幫企業省去了不少煩惱。
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為好的政策來到這里,又因為好的服務留在這里。久而久之,物聯網小鎮開啟了一個良性循環。
去年12月,《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發布,杭州闖進第四,成為新四大金融中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杭州一共有218家上市企業,約占浙江省上市企業總量的三分之一。
杭州怎么培育上市企業?
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主任肖亮認為,首先要建立上市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瞄準杭州的產業發展定位,精選一批高潛力的后備企業,建立上市企業培育項目庫。
其次,建議成立專班,為這些企業提供精準的服務。
第三,建議成立專門的服務機構來為這些后備企業提供一對一的精準服務,包括財務、公司發展戰略等方面。
錢塘江南岸的物聯網街,早已經不是一條普通的城市街巷,正如建設之初被視作“在布局未來”一樣,這條1791米的小街,承載著杭州乃至中國物聯網技術的未來。
杭州要高水平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毫無疑問,物聯網街在這其中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