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綠色基礎設施海外投資”項目發布 《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下,中國海外能源投資的風險與機遇》 (以下簡稱 《報告》)。
《報告》發現,南亞、東南亞一些國家由于技術、政策不完備導致電力系統存在較大問題,普遍存在裝機冗余和電力缺口共存的現象。伴隨政策轉向、疫后全球轉型共識等多重因素,中方投資者開展海外煤電項目的風險也將持續增加。
“截至2021年5月,中國在柬埔寨、巴基斯坦和越南三國累計共參與了51.6GW的煤電項目,其中有超過16.8GW項目還在推進中。在中國承諾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的大背景下,中方投資者需要對疫后東道國的用電需求、電力規劃、政策變化等多種信號作更詳盡的識別和綜合評估,應更加謹慎地投資煤電等化石能源電力項目。”綠色和平“綠色基礎設施海外投資”項目負責人張菁建議。
《報告》根據各國的電力規劃,分情景預測了柬埔寨、巴基斯坦和越南2025年的裝機冗余情況,發現柬埔寨和巴基斯坦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電力過剩,中方在越南仍有3630兆瓦裝機量的煤電項目處于未核準或未開工狀態。
疫情前,柬埔寨一直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過去 20年,柬埔寨 GDP的年均增長率為 7.7%,為該時期世界增長第六快的國家。與此同時,能源消費需求不斷攀升,2004到 2014年,柬埔寨電力需求增長了近 6倍,10年復合增長率為 19.4%。中國作為柬埔寨最大的投資國,在能源領域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參與了柬埔寨境內多座水電站、煤電廠和輸電站的投建。
“企業應全面評估新冠疫情影響下柬埔寨的電力發展需求,關注柬埔寨政府長期的電力規劃,逐步提升自身對全球能源轉型、氣候變化等長期風險的意識和控制能力。對中方投資者來說,在中國承諾不新建海外煤電項目的大背景下,除了被定義為 ‘新建煤電’的取消風險,長期來看,存量煤電項目也將面臨著極大的擱淺風險,相關投資企業、金融機構應做好評估和應對措施。”《報告》建議。 巴基斯坦是中國能源項目海外投資的主要東道國之一。據巴方統計,2017/2018財年,中國連續四年為巴基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連續五年為巴外國直接投資最大來源國。作為 “一帶一路”倡議的樞紐和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計劃投資 460億美元,其中能源項目是重要部分。
在 2020年 12月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承諾巴基斯坦不再批準新的煤電項目,但在未來 4個財年內,仍有 7個總容量為3930兆瓦此前已獲批的煤電項目上馬。7個項目均有中方參與,其中4個為股權投資項目。
“根據綠色和平統計,截至 2021年 5月,中國投資者在巴基斯坦參與煤電項目10153兆瓦,以股權為投資為主導參與方式的占82.6%。有 8760兆瓦的煤電項目被取消或因無法跟進后續狀態,疑似被取消或擱置。煤電項目投資者應在了解巴基斯坦電力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前提下,結合煤電電價支付政策和項目獨特性,充分評估項目風險。”《報告》建議。
越南電力需求近年來增長較快,電力消費主要集中于南北兩端。按照 《第七次電力發展規劃》 (PDP7),未來越南煤電占比將維持甚至高于現有水平以滿足日漸增長的電力需求。越南的電力系統分布嚴重失衡,大量發電電源集中于北部,而未來電力消費則主要在南部。越南政府計劃在南部建設新的燃煤電廠以解決能源系統的不平衡問題,而越南的能源發展規劃和電力政策的不穩定性很大程度上將為項目帶來擱置、延期、甚至取消的風險,給投資者造成潛在的損失。
“中國在越南投建的煤電項目多以金融支持的形式參與,占投建煤電項目總裝機量的 57.9%,不謹慎的投資決策所造成的損失將對提供貸款和融資的銀行、提供海外投資保險和出口信用險的保險公司等多個中國參與方造成負面影響。綠色和平中國海外電力投資數據庫中的數據顯示,中方在越南仍有3630兆瓦裝機量的煤電項目處于未核準或未開工狀態,依據中國境外煤電投資新政策,此類項目面臨較大的取消及擱淺風險。”《報告》預測。
全球退煤浪潮下,煤電項目被叫停或取消的風險正持續增加。中方海外煤電投資的參與形式,或帶來更長期的經濟風險。
針對中國海外煤電項目投資風險愈發嚴峻,綠色和平建議,相關決策和管理部門應盡快明確 “不再新建境外煤電”的范圍,指導和督促企業在制定投資方案時,充分考慮煤電項目長期運營的潛在風險;未來中方投資者應對東道國能源電力供需現狀以及未來規劃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對于存量煤電項目,投資者應盡快評估項目潛在的風險及轉型的可能性,以避免更大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