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11月18日電(蒲思靜)“到2025年,山西力爭社會物流總額達到5萬億元,物流業總收入達到2500億元,3A級以上企業力爭擴大到200家,建設成為物流強省和物流創新發展省。”在山西省政府新聞辦1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山西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龐建軍解讀《山西省“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時稱。
據介紹,規劃對未來五年山西省現代物流發展進行全面部署,從空間結構、六新賦能、降本增效、標準綠色安全、重大項目等方面,提出五大任務、十六個方面、四十七條具體舉措、七大提升工程。
“2020年山西社會物流總額3.26萬億元,物流業總收入2055億元,太原、大同、臨汾是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晉中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基本形成適應產業發展和群眾需求的物流體系。”山西省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處處長李艷萍說,與全國和發達省份相比,山西在物流結構、價值創造、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等方面還存在短板和不足。
龐建軍表示,“十四五”期間,山西現代物流業將以降本增效提質為目標,依托山西省特有的地理區位,積極構建“1359”物流新格局,提升物流產業鏈供應鏈管理水平,培育集陸空合作、鐵海聯運為一體的國際物流新優勢,推動現代物流業高端增值、智慧互聯、高效便捷。
其中,“1”是建設太原國際化智慧物流樞紐,“3”是建設大同、臨汾、長治三大區域物流樞紐,“5”是布局制造業、農產品、快遞、醫藥、大宗商品五類專業物流基地,“9”是暢通九條物流大通道。
同時,山西還將發揮地處黃河(青銀)物流大通道與二連浩特至北部灣物流大通道交匯戰略支點的區位優勢,特優農產品產地優勢,至二連浩特、霍爾果斯、滿洲里通道優勢,著力打造重要生產資料流通中心、特優農產品物流中心、“一帶一路”重要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