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作為經濟增長強效助推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近日撰文稱,基礎設施建設要提前適當開展。市場參與者表示,預計2022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將加快,電力和新能源仍是發展的關鍵領域。
在9月6日開幕的2021年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劉鶴曾說,“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和服務供給,保護公平競爭,反對壟斷。”要善于發現和利用比較優勢,善于區域結合。行業特色,努力創新,開展差異化競爭。”
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會有明顯加快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2022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將明顯加快。主要原因是,在穩定增長需求上升的背景下,一些2022年的特別債券限額將于2021年12月提前發行,并將于2022年第一季度發行。
結合2021年發行的未使用專項債券資金,預計將有1萬億至1.5萬億左右,2022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將加快至4%至5%左右,階段性低迷的影響將確保2022年上半年的宏觀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
在基礎設施投資方向上,華泰宏觀易峘團隊認為,從短期和長期目標來看,基礎設施投資的首選無疑是電力和新能源領域。近期電價上漲,為更多銀行貸款和民間資本參與該產業鏈投資開辟了空間,央行也將為此提供基本資金支持。此外,房地產行業的“破產”政策可能仍會增加經濟適用房的投資。
四季度基建投資將出現修復,但難以明顯提速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2021年財政仍有較大發力空間,十四五重大項目正加快開工,資金籌集和項目儲備也在同時加快,預計四季度基建投資將出現修復。
然而,市場參與者也表示,從10月份財政支出數據來看,基礎設施支出在10月份公共財政支出中的比例從上月的23.9%降至20.1%。可以看出,雖然2021年的“財政后定位”將帶動10月份的財政支出,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并沒有加強,對“穩增長”的公共財政支持仍處于積聚動力的狀態。
此外,預計到11月底,2021年新增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基本完成發行;然而,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基礎設施投資不會有明顯的加速。它是形成實物工作量的,并且會有一定的時間間隔。
針對2022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空間及重大項目建設進程,鐘正生指出,2022年的重大項目將在穩定增長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預計重大項目的時間可能會適當向前推進。重大項目的工期一般為3-5年。因此,可以加快2021年已開工項目的建設步伐,并將一些原計劃在后續年份開工的項目的開工時間提前,更好地發揮重大項目對經濟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