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二期生產線今年底完成
貴陽日均處理餐廚垃圾將達535噸


12月2日,白云區麥架鎮馬堰村環境園區內,貴陽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的二期生產線正在加緊建設中。據了解,到今年底,二期生產線的主體工程將全部完成。屆時,貴陽市將日均“消化”餐廚垃圾535噸。這也意味著,貴陽市垃圾分類中“濕”垃圾終端處理能力再上一層樓。
按照《貴陽市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貴陽市的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廚余垃圾被形象地稱為“濕”垃圾,餐廚垃圾是廚余垃圾中的一種,餐廚垃圾油脂含量高,處理時有專門的處理工藝。
餐廚垃圾的處理一直是城市面臨的一大難題,如果食物殘渣和廢棄油脂等隨意處置,可能會被用于生產“地溝油”和喂養“垃圾豬”,直接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此外,隨意傾倒餐廚垃圾也會污染城市生態環境。因此,餐廚垃圾的規范化處置將有利于貴陽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
在二期項目現場,作為餐廚垃圾處理工藝中最重要的一環——預處理車間,記者看見工人們正在進行成套設備的安裝、調試。比如管道的走向,罐類的連接等等。二期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餐廚垃圾處置的工藝流程,即采用“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發電+沼渣脫水+污水生化處理”系列處理工藝。
據該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一期處理規模215噸/日,建設內容含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系統及配套工程。但隨著貴陽市的發展,人口的增多,2019年5月又啟動擴建工程建設工作,在原有項目廠區內進行原址擴建,二期處理規模為320噸/日。
廚余垃圾的終端處置能力有所提升,貴陽市在廚余垃圾運輸方面也不遺余力。
當天,記者跟隨廚余垃圾收運車從園區出發前往云巖區友誼路,了解這條線路上的廚余垃圾集中收運情況。目前,貴陽市餐廚垃圾的集中收運線路共32條,覆蓋貴陽市10區域1個縣。友誼路這條線路,就包含9個餐廚垃圾收集點。通常,廚余垃圾收運車出來一趟,大約需要6個小時。完成專線上的全部收運后,開回麥架鎮馬堰村環境園區內進行專門處置。
據介紹,貴陽市內的企事業食堂、酒店餐廳、商業綜合體、各餐飲單位等收集點會將餐廚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收納桶中,由收運車至少一日一次收運至餐廚垃圾處理廠。且餐廚垃圾放置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2小時,確保日產日清。
目前,貴陽市針對廚余垃圾采取“集中+分散”的處理模式。其中,云巖區、南明區和觀山湖區等城區的黨政機關、企業單位自行設置7個分散式廚余垃圾處置中心。
據悉,二期生產線竣工投入使用后,貴陽市將日均“消化”餐廚垃圾535噸,年處理餐廚垃圾達19.53萬噸。這一來,貴陽市廚余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能力不僅得到加強,并且其終端處置能力也將不斷提升,以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