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窗口服務單位有沒有遇到‘多次跑、重復填’的問題?”“有沒有部門以‘上級沒有相應文件政策規定’為由拒絕解決問題的?”……近日,在山東省龍口市重點項目——福爾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現場,龍口市紀委監委第三監督協作片區的工作人員和項目方進行了一次深入座談。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對照“高效”清單上的監督事項,逐一落實。
“近年來,針對項目建設、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領域的專項監督越來越常態化。由于監督人員對相關領域了解有限,在監督中往往出現浮于表面沉不下去的問題。有了監督清單,就可以精準、高效地迅速鎖定風險點。”第三監督協作片區包聯干部王福江告訴記者,龍口市紀委監委深入梳理重點項目建設中易出現的堵點、痛點、難點,以及廉政風險點,推出了“高效”“廉潔”兩張清單,共17個監督事項,成為對重點項目監督的“操作手冊”。
今年以來,省紀委監委在7個縣(市)推行“一縣一監督清單”試點。作為試點之一的龍口市,聚焦重點項目建設領域專項監督進行了探索,初步構建起“一套體系、兩張清單、三個流程、五項機制”的“1235”監督模式。
圍繞“誰去監督”,龍口市紀委監委探索建立“指揮部+協作片區+室組地聯動”監督體系;圍繞“監督什么”,將轄區內省市縣三級67個重點項目全部納入監督,建立“高效”“廉潔”兩張清單,明確17項監督事項;圍繞“怎么監督”,對手續辦理、工程建設、審核驗收全流程明確細化重點監督環節;圍繞“如何督好”,建立了“掛圖作戰+橫向移交”等五項機制,創新監督方式方法。
“1235”的專項監督模式,擰緊了項目廉政風險防控的“安全閥”,也點燃了項目建設的“助推器”。今年6月,龍口市新民街道路工程因進度緩慢被市委“黃牌督辦”。第三監督協作片區的包聯干部立即向責任單位了解項目推進情況。經了解,該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因涉及高壓線遷移、房屋拆遷、土地清表等工作,進展不及預期。對此,第三監督協作片區組織街道和相關部門單位座談,督促夯實主體責任,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在多部門協作下,該工程于10月底前已具備通車條件,提前2個月完工。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龍口市紀委監委緊盯重點項目建設全要素、全流程,開展監督檢查27次,發現問題10余個,指導協助健全廉政制度20余項,組織30余名關鍵崗位人員簽訂廉政責任狀和承諾書,推動健全制度機制2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