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質調查局(GSI)隸屬于印度礦產資源部,制定了一個野外工作計劃,其中包括礦產資源勘查的各個階段:勘查、初步勘探和詳查。該計劃是按照《聯合國框架性分類(UNFC)》和《礦產資源證據和礦物含量規則(MEMC-2015)》的相關原則而制定的,目的是提升礦產品的資源儲量,其中也包括了鋰礦。
鋰礦能源勘測
在2016年至2017年及2020年至2021年野外工作計劃開展期間,印度地質調查局分別在比哈爾邦、恰蒂斯加爾邦、喜馬偕爾邦、克什米爾地區、恰爾肯德邦、中央邦、梅加拉亞邦、卡納塔克邦和拉賈斯坦邦開展了14個鋰礦及相關元素的勘查項目。在目前開展的2021年至2022年野外工作計劃中,然而,印度地質調查局還沒有達到提升鋰礦資源的目標。
此外,印度原子能部(DAE)下屬的原子能礦產勘查與研究局(AMDER)正在卡納塔克邦和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的一些潛在靶區內開展鋰礦資源的勘探工作。原子能礦產勘查與研究局在卡納塔克邦Mandya的Marlagalla開展了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此外,該局還沿著Jodhpur和Barmer地區的Saraswati河的古河道進行了勘查工作,目的是圈定出與鹵水相關的鋰礦化體。原子能礦產勘探與研究局開展的地表和深度較淺的勘查工作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卡納塔克邦Mandya的Marlagalla-Allapatna中發育的偉晶巖內賦存的推斷鋰礦資源量為1600噸。
在印度礦產資源部的支持下,3家中央國有企業(CSPE)聯合成立了一家名為Khanij Bidesh India公司(KABIL)的合資企業,目的是收購海外礦產資源類資產。這三家中央國有企業分別是國家鋁業(NALCO)、印度斯坦銅業(HCL)和礦產資源勘查公司(MECL),這些公司主要瞄準的關鍵性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將是鋰礦和鈷礦等,但是稀土元素并不在其中。
KABIL與阿根廷的3家國有機構——JEMSE、YPF和CAMYEN簽署了一份不具法律效力的諒解備忘錄(MoU),其中包含了一份保密協議。作為這些協議簽署的一項成果,這些機構將分享有關具有勘探前景的礦產資源區域的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