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12月10日電(記者劉芳洲、白田田)伴隨著中老鐵路實現全線開通運營,中國造“綠巨人”與“瀾滄號”動車組駛向中南半島,再次擴大了軌道交通“朋友圈”。
作為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
近日在湖南株洲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軌道交通和裝備制造產業博覽會上,一批新應用、新科技集中發布和展示,吸引了美德法日等多國企業的目光。中國軌道交通行業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邁向更智能、更綠色、更融合的未來。

在“軌博會”現場,中車株機展臺上展出了多種軌道交通列車模型。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中老鐵路“綠巨人”和“瀾滄號”動車組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提供牽引電傳動和網絡控制關鍵核心技術。中車株洲所傳動控制部部長侯招文說,作為“心臟”的牽引變流器可以控制整車“血液”一般的電量;作為“大腦”的網絡控制系統可以讓列車自動識別和診斷故障。
為中老鐵路上運行的動車組提供動力的牽引電機和牽引變壓器則由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研制。在軌博會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電機設計研發遵循安全、節能、環保理念,實現了電傳動系統的輕量化、集成化、簡統化設計,保障動車組以更高可靠性、更高性能運行。
“中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鐵路網,不僅能夠將國內各省份連接起來,還可以聯通國內外。我們希望中國可以分享軌道交通建設的成功經驗給更多國家。”緬甸駐華大使苗丹佩說。
除老撾之外,在近半年內,歐洲、亞洲多國都增添了中國列車的身影。

5月31日,中國首列出口歐洲雙層動車在中車株機公司下線。(中車株機供圖)
今年5月,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國首列出口歐洲雙層動車組下線。該動車組將運用于奧地利、德國、匈牙利等5個國家鐵路線上。這是中國自主研制的滿足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的雙層動車組,最高運營時速200公里。
11月,由中車株機公司為土耳其研制的地鐵列車開始試運行。這條連接伊斯坦布爾市中心和機場的地鐵線路于明年開通,將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成為土耳其國內最快的地鐵線路。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自主創新程度最高、國際創新競爭力最強、產業帶動效應最明顯的行業之一,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在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優勢。”中國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部長馮耀祥說。
馮耀祥介紹,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歷經6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主研發、配套完整、設備先進、規模經營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體系。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鐵路電氣化率穩居世界第一位。軌道交通已經成為“中國速度”的象征和“走出去”的名片,成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的重要紐帶。
與此同時,軌道交通裝備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中車科學家楊穎說,未來軌道交通不再只是滿足出行需求,而是將與旅游等產業緊密相連。
8日上午,一臺將服務于云南省麗江市與玉龍雪山景區間的全球首列全景觀光山地旅游列車在湖南株洲下線。該車滿足高海拔、強紫外線、大長坡道的需求,車輛采用全動力鉸接轉向架、全景窗和電動可調色玻璃,游客可以在旅游列車上盡觀沿途景色。
“軌道交通車輛要滿足綠色低碳、旅游觀光等新需求,這帶動技術和產品的跨界融合,為未來軌道交通的發展打開了想象空間。”楊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