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2月17日電(李東標)冬日暖陽下,合肥市蜀山區運河新城天空湛藍,一臺臺無人駕駛智能環衛車來回作業,引人注目。雖然從外觀上看,這些車輛與普通環衛車別無二致,但它的內部卻“含金量”十足:6組攝像頭、23組傳感器,讓整車實現360度無死角感知,對周圍環境作出及時響應。
這些“科技范兒”滿滿的智能環衛車,就來自蜀山區“中國環境谷”的一家企業——啟迪數字環衛集團。短短3年多時間,“中國環境谷”集聚了以啟迪數字環衛集團等為代表的環境領域重點企業160余家,形成“環保技術研發-核心基礎零部件生產-環保裝備制造-環境治理、環保工程及環保服務”全環保產業鏈的框架體系,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綠色“蝶變”,以“硬核”科技筑起了一道道綠色“守護盾”。

航拍“中國環境谷”
打造環境領域集聚的“新高地”
亂倒污水、亂扔垃圾、車窗拋物……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不良行為給環衛保潔、市容整治工作帶來了挑戰,如何及時處理這些“麻煩事”,成為了城市管理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啟迪數字環衛集團從中嗅到了發展機遇。去年12月,這家企業將總部從北京遷到合肥,在智慧環衛領域進行了一系列“試水”:不僅在蜀山區運河新城投運了智能環衛車,還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運行了燭光消毒機器人,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殺。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環衛正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啟迪數字環衛集團執行總經理周濤認為,數字環衛技術不僅節約了人工成本,還提高了工作效率,未來將依托中國環境谷產業鏈和合肥豐富的科技資源優勢,將“數字環衛”打造成合肥的一張名片。
“合肥這幾年發展速度快,營商環境好,非常適合投資興業?!敝軡锌卣f。前不久,2021中國污染防治聯展在合肥舉行,集中展示了“中國環境谷”建設成果,蜀山經開區免費為企業搭建展臺。政府牽線,不讓企業花一分錢,免費給企業做推介,這讓走南闖北的周濤感到有些意外,更加感受到這里無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務。雖然來合肥時間不長,但這件事讓周濤堅定了扎根合肥發展的信心。
看好合肥未來發展的,還有為數眾多的科研平臺。今年上半年,湖南力合水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落戶“中國環境谷”。目前,“中國環境谷”已擁有27個國家和省級環境領域科研平臺,另有一批國家級、省級平臺將于明年陸續落戶。
優質企業、科研平臺的加速落地集聚,讓“中國環境谷”正在成為環境產業集聚發展的“新高地”。

“中國環境谷”數字新園區
全力扶持環境企業做大做強
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是人們共同的期盼。通過多年努力,巢湖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全湖平均水質好轉為IV類。這背后有中水三立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水三立”)提供的技術支撐。
走進中水三立展廳,一款款治水“黑科技”產品特別惹眼。打開巢湖流域水環境智慧監控平臺,一張張動態數據圖躍入眼簾,巢湖入湖口渡口的實時監測指標、水質變化、水質類別變化、年平均水質濃度變化等多項指標清晰地呈現在系統界面上。
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凱介紹,該平臺以地理空間信息、流域水情雨情、點源面源污染監控系統等為基礎,構建“數字巢湖”信息平臺,實現對巢湖流域水環境的有效實時監控和精準管理,為水環境治理提供輔助決策服務,堪稱巢湖治理的一大“利器”。
“如果將‘中國環境谷’比作一家醫院,那么我們就是水環境診治的醫生?!蓖鮿P說,公司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實現對水的管理和改善。
多年來,中水三立不僅參建了南水北調信息化工程,還研發出水下探測與水環境檢測機器人、河長制與水生態巡查無人機、地下水一體化智能檢測儀,廣泛應用于水利、環保、市政、農業等眾多行業。
為全力扶持環境企業做大做強,蜀山區組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首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原有“科創貸”基礎上,創新推出“戰新貸”“戰新券”“環谷貸”等金融產品,總規模達5億多元,包括中水三立在內的多家環境領域重點企業已啟動上市流程,將有望成為“中國環境谷”首批孵化上市的企業。
此外,蜀山區還制定企業“陪伴計劃”,“一對一”幫助企業發展問題,助力企業健康發展。在增強人才招引力度的同時,蜀山區加大“小升規”走訪摸排力度,依托智慧園區政企直通車系統、產業云監測系統,整合各類資源,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進一步實現企業服務手段網格化、智能化、便捷化。

“中國環境谷”展廳一角
瞄準“500家”“500億”目標奮力奔跑
投入載體10萬平方米,用作環??萍佳邪l、科技成果孵化和招引企業入駐;引進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占地240畝、總面積近22萬平方米的“天瑞金環境科技園”,為環境類企業加速發展提供空間;全力推進“環境科技小鎮”建設,總投資5億元的運河新城環科企業港項目完成設計招標……在環境產業賽道上,“中國環境谷”正跑出創新發展“加速度”。
“依托‘中國環境谷’的平臺、政策、資源優勢,企業不再是單打獨斗,實現了借力發展、借勢提升?!痹诎不召e肯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曉元看來,“中國環境谷”的每家企業都有細分的業務板塊,共同構成“環境醫院”的主體功能,實現對環境問題的精準對癥治療。
據了解,蜀山區已完成“十四五”環境(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環境產業作為蜀山區“六大產業”的重中之重,把“中國環境谷”建設列入“十大行動”之首,投入近10億元全力推進環境產業發展。
下一步,蜀山區還將推進科研平臺集聚,深化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合作,將環境產業的成果轉化經驗進一步拓展,打造科學島科創走廊。大力推進重點企業培育,用好省市“三重一創”政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助力頭部企業快速發展壯大,在技術創新和本地應用方面形成良好示范。
澎湃新動能,激蕩新活力。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環境谷”已實現營收149億元,貢獻稅收5億元,預計全年營收將突破200億元。隨著蜀山經開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發展環境產業提供了更加充沛的動能,未來“中國環境谷”正瞄準“500家”“500億”目標奮力前行。
蜀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堅持科技創新、打造高端平臺、推動鏈式發展,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和全省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產業中爭當表率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