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劃定35個核心發展板塊
城市結構從“攤大餅、單中心”向“多中心、多組團”轉變
日前,記者從沈陽市有關部門獲悉,《沈陽市城市核心發展板塊劃定方案》正式發布,沈陽市按照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和沈陽“十四五”發展轉型期需求,劃定35個核心發展板塊,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空間節點,確保短期內迅速聚集資源,實現從傳統的“攤大餅、單中心”發展模式向“多中心、多組團”的城市結構轉變。
為提升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持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沈陽市積極推動城市核心板塊規劃建設,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片區,集約高效利用土地,以點帶面,使城市面貌有明顯改觀。以“有訴求、有產業、有支撐、有空間、有特色”為原則,全域共劃定35個核心發展板塊,提出了板塊的發展定位、主導功能、建設容量、軌道交通等指導要求。
35個核心發展板塊涉及13個縣(市、區),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涵蓋濱水特色功能區、城市更新示范區、高新產業聚合區、公共服務中心區等類型。其中濱水特色功能區9片,充分發揮濱水區域的生態優勢,展示城市窗口形象,承載國際化發展需求,集聚傳媒、科技、生態、文旅等多元化現代服務功能。城市更新示范區11片,以存量資源為載體,以文化傳承創新為特色,以城市更新為契機,以文化、商業、創意等為主導功能。高新產業聚合區7片,以科技創新、生產服務、商業商務等為主導功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中心區8片,以金融商業、商務辦公、文化服務等為主導功能,打造公共服務中心區域。
據介紹,沈陽市制定了核心發展板塊規劃建設工作導則,按照“先策劃、再規劃、再實施”的原則,統一工作標準,形成核心發展板塊“規劃、建設、管理”全鏈條工作實施路徑。堅持高標準規劃設計,建立“1+3”規劃編制體系,以板塊城市設計為主導,同步跟進控詳規劃、交通專項規劃、市政專項規劃,嚴格履行市級審批程序,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同時,加速項目謀劃,在“1+3”規劃成果體系基礎上,形成項目庫、政策包、招商地圖的“一庫一包一圖”,指導建設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