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都市體驗江南園林的韻味,在享受森林綠意時感悟歷史底蘊,在江邊和寵物互動玩樂……不用走遠,在上海的黃金地段就能同時擁有這些絕佳體驗。
歷經四年建設,位于浦東濱江核心段的世博文化公園北區本月下旬即將開放,規模達85公頃。和其他城市公園不同的是,世博文化公園功能更加多元,除了森林湖泊,市民可以體驗更加豐富的場景。
率先開放的北區有哪些必去打卡點?可以感受哪些“文化”?記者帶你先睹。
申園設計不乏上海特色
今年底,北區率先開放的景觀有舞動廣場、靜謐森林、時光印記大道、世博花園、音樂之林、中心湖、后灘濱江、申園等。其中,最具亮點的莫過于“園中園”——申園。
申園呈現的是明清時期江南傳統園林格局,占地5公頃,規劃為北山、南水、東園、西苑。園中八景,個個意韻深遠。設計方介紹,申園引進來自上海、蘇州、杭州的三家設計團隊共同打造,是完全原創的園林設計方案,其中不乏上海特色。“上海歷史上有三大名園,除了豫園,還有日涉園和露香園,這些意象也體現在申園的設計中,形成了‘涉趣橋’‘露香池’等場景。”設計方負責人表示。此外,玉蘭館建筑群的第一進院落還植入了玉蘭,屋瓦也采用玉蘭元素,和上海市花相吻合。
四大世博場館華麗歸來
牽動人心的上海世博會四大保留場館即將華麗歸來。在北區核心景區“世博花園”內,四座場館十分醒目,它們分別是“生命樹”俄羅斯館、“森林和堡壘”盧森堡館、“游戲棒”意大利館、“水上庭院”法國館。
在保留改造之后,四大場館將被打造成為文化教育、展覽展示的新空間。“從外觀上看,場館都保留了原來的特色,但功夫都做在了‘內里’。”設計方告訴記者,四大場館原來都是臨時建筑,這次改造在結構上進行改造加固,從而改造為永久建筑。
依托四大保留場館,世博花園以櫻花環道串起精致花園、海棠花甸等觀景特色,通過自然與文化承載,展示世博記憶。世博花園集中呈現各類春花植物,一公頃中心草坪四周,東側為歐洲風情的精致花園,西南側為百米紫藤長廊,北側為上海市花白玉蘭為主的玉蘭花林,是翠綠圍合、粉花爛漫的春花博覽會。
時光印記大道穿梭百年光陰
步行400多米,只需要5分鐘,卻可以穿梭百年光陰。在世博文化公園北區,記者找到了這一神奇之處——時光印記大道。
時光印記大道以不同時期的場地特征為時間線,從東至西分為三段,分別講述了公園所處場地的三段歷史,展示了從鋼鐵工業時期到世博會時期再到世博文化公園時期,從工業時代到生態文明時代的歷史演化進程。
大道以各色郁金香串聯,處處可見鐵銹色藝術裝置,地面鋪裝和休閑座椅也刻上了黃浦江畔變遷的重要節點。大道中央保留了多個世博主題的藝術裝置,還包括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
記者了解到,北區開放以后,世博文化公園將進入運營管理和建設并舉的新階段,南區預計在2024年建成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