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投資建設作為經濟增長強效助推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河北省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通知》明確,加快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轉型。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科學布局風能開發項目,多元化推動太陽能利用,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進一步優化能源配置格局。嚴格落實煤炭減量替代,以鋼鐵、化工、水泥、玻璃等行業為重點,每年優選200個項目列入千項技改,實施工業節能低碳技術改造。在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前提下,加快淘汰落后煤電產能,合理控制煤電建設規模,對服役期滿煤電機組,按照等容量、減煤量、降排放原則,替代建設先進高效煤電機組。到2025年,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4300萬千瓦、5400萬千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3.64億噸標煤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 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1%,完成國家下達削減煤炭消費目標任務。
大力實施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散煤治理監管體系,加強原煤洗選加工,提升洗選技術水平,到2025年,原煤入選率保持90%以上。推動化石能源綠色低碳開發生產,實施煤礦改造升級,做到精挖細采、綠色開發;加大煤炭瓦斯采收利用力 度,支持具備條件的礦井建設瓦斯發電項目,提高煤礦瓦斯綜合利用率;加快先進油氣開采技術推廣應用,提高油氣采收效率和有效利用率。優先選擇化石能源替代、原料工藝優化、產業結構升級等實施源頭治理,推動以煤為燃料的鍋爐和工業爐窯使用清潔低碳能源或 利用工廠余熱、電廠熱力等清潔能源替代。嚴格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控,強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推廣綠色建材,鼓勵推廣裝配式建筑,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到202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較2020年降低15%。
推動能源開發利用技術創新。完善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立體化全息感知能源網。加強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應用,積極推動煤礦、油氣田、電廠等能源生產領域智慧化升級,持續提高電網、天然氣管網等輸配設施智能化水平。逐步完善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服務功能,結合建設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契機,推動與北京、天津共同構建京津冀區域智慧能源平臺。研究搭建碳排放監測平臺,精準支撐河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氫能關鍵技術突破,大力發展氫能技術,推進氫能在工業、交通、 城鎮建筑等領域規模化應用。加強儲能技術裝備研發,推動全省儲能產業發展。鼓勵引導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關鍵技術自主能力創新,推動高效光伏電池、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先進核電、儲能裝備制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在區域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重點工程中,打造能源清潔安全供應基地。全省建設千萬千瓦風電基地、光伏發電應用基地、華北抽水蓄能基地和壩上氫能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