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華線施工現場,工人正在焊接鋼筋籠。 路剛 攝
日新月異的城廂區 許武 攝
大唐網絡5G一期標準化廠房主體封頂,龍德井和溝頭片區11個安置地塊全面進入地下室及主體結構施工,龜山路年內可全線貫通……
莆田“攻堅兩個月、奮戰六十天”項目攻堅行動啟動后,城廂區進一步優化精準服務,落實好專人專班、協調推進等工作機制,全面做好電力、用地、資金、政策等要素保障,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城廂區委書記王文才表示,要聚焦項目各環節,緊扣用地、規劃、征遷安置等難點阻點抓攻堅,精準研究對策,主動靠前服務,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
產業提質 發展更有勁
在全封閉、智能化的雞舍里,喂料、給水、控溫、集蛋、集糞等全都實現機械自動化,一人可輕松管理8萬只蛋雞。近日,位于靈川鎮的天順利邦智能化蛋雞基地首幢雞舍建成投產。該基地為莆田首個智能化蛋雞項目,占地約55畝,總投資1.2億元。
靈川鎮黨委書記劉都峰說,該蛋雞基地不僅為市場提供了蛋品保障,還可提供近50個就業崗位,并帶動周邊物流、零售等相關行業發展。
近年來,城廂區圍繞全市“343”重點產業布局,聚焦現代農業、服務業、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產業,突出開放招商,吸引中電科創城、大唐網絡5G、三利譜偏光片等一批總投資超過300億元的重大產業類“金娃娃”項目落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發展后勁。
“深化‘放管服’改革,對上千個審批事項進行梳理,減事項、去材料、壓時限。”城廂區發改局負責人林根說,“攻堅兩個月、奮戰六十天”項目攻堅行動啟動后,區發改局第一時間出臺重大項目攻堅實施方案,成立攻堅工作小組,展開全覆蓋、拉網式走訪,建立項目推進工作進度臺賬和問題臺賬,精準破解重大項目攻堅難點、堵點問題。
截至12月16日,全區共梳理各類問題45個,已促進協調解決33個問題,為項目提速建設掃清障礙。
城建提檔 家園更宜居
機器隆隆,焊花飛濺,運輸車輛來回穿梭……17日上午,在城廂區城市更新項目工地上,2300余名建設者正加緊作業。該項目包括龍德井和溝頭兩個片區,建設安置房、學校、黨建+鄰里中心及市政配套、公園綠化等,總建筑面積約140萬平方米,是目前莆田市在建的最大民生保障工程。
“利用好眼下的施工黃金期,掀起大干快上熱潮,讓8500戶安置居民早日回遷。”該項目總指揮長張昱說,目前,項目11個安置地塊已全面進入地下室及主體結構施工。
近年來,作為莆田中心城區,城廂區“三管齊下”,加快推進新區建設、舊城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全區共實施24個片區改造項目,拆除建筑面積700多萬平方米;完成15個老舊小區改造;動工建設42個安置區,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市面貌持續更新。目前,城廂區“一溪兩岸、連片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建成區面積增加至23.8平方公里。
城廂區住建局局長陳攀表示,城廂區按照“城鄉升級、以城帶鄉”的發展思路,著重打造一批亮點區片,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建設“山水格局、人文宜居”新城廂。其中,城北打造成高品質生態宜居區,城中打造成歷史文化商住區,城南打造成現代都市魅力區,城西南打造成產城融合示范區。
交通提速 出行更便捷
18日,在莆田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加亮帶領下,市發改委城廂攻堅工作專班追蹤回訪了靈華線等工程項目,現場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靈華線起于省道S306笏楓路東進村,終于木蘭大道華亭段,全長約11.6公里。目前,項目控制性工程羊角寨和徑里兩座隧道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靈川大橋和徑里大橋完成樁基施工,爭取明年實現全線通車。屆時,靈川鎮通往城區的路程將從45分鐘縮短至15分鐘左右。
今年,城廂區共安排實施13個交通項目,建設總里程約100公里,總投資16億元,實現“竣工一批、續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同時,該區還提檔升級道路養護,改造危橋,推動全區“四好農村路”建設,暢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
據悉,城廂區正在實施交通強區工程,打造“外連通、內循環”的交通網絡。對外,融入城際交通體系,重點加快推進新建福廈鐵路、沈海高速公路福廈段擴容二期工程等項目建設。對內,織密主次干道、快速路網等,實施莆田西至華亭第二大通道、濱江北路等帶動性工程,完善城區微循環和慢行系統,構建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