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12月24日電(趙夢琪、吳笛)交通運輸部長江通信管理局24日發布消息,全面國產化的長江干線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工程已經建成投入使用,北斗智能船載終端已陸續投放航運市場。
據了解,長江干線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工程于2018年11月由交通運輸部長江通信管理局在長江沿線開工建設,目前在長江干線已建成106個北斗增強系統基準站,覆蓋面積達8萬余平方公里區域,比預計時間提前24個月實現了長江干線北斗衛星地基增強信號全面覆蓋。長江北斗系統的建成實現了對GPS等國外定位系統的高質量替代。該系統是國內內河航運水域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組網結構最復雜、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北斗服務系統,能為用戶提供實時厘米級的位置信息服務。
長江通信管理局表示,現階段,長江北斗可服務社會用戶如港口碼頭、航運公司以及對高精度定位、授時有需求的測繪、水利等單位,也能為長江干線海事監管、航道維護等涉水管理部門提供安全高效的時空數據支撐,同時長江北斗系統數據還將接入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框架網。
長江通信管理局科研團隊研發的國內第一臺支持“單北斗”工作模式的基準站接收機、第一套播發單北斗差分信號的AIS設備、第一臺基于單北斗應用于航道高精度測量終端和第一臺自主研發的具有AIS、可接收安全信息的單北斗智能船臺終端,均已通過了北斗應用權威機構的系統檢測,安全性能已達設計要求,實現了 “國產、安全、自主、可控”的北斗標準。截至今年11月,長江北斗系統已為15000余艘船舶、1700套船舶應急示位標、4000套個人遇險信標、5600座干線航標提供服務。
長江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陸民軍介紹,下一步,長江通信管理局將繼續探索北斗系統在船岸協同監管、智慧航道構建、智能通航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創新應用,搭建長江北斗綜合服務平臺,并基于平臺提供長江北斗網、北斗機務和北斗物流等三套解決方案,大力推動長江北斗更加廣泛深入地應用于港航企業、監管單位、物流公司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長江北斗應用推廣服務的范圍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