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30日電(楊騰格爾)氫能被冠以未來能源、終極能源的美譽。近日,記者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走訪時發現,氫能正逐漸被應用在重型卡車、冶金、能源制造等方面。
氫氣重卡零排放
在包頭市中國兵器北方奔馳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臺氫燃料重型卡車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北方奔馳重型汽車集團生產的氫燃料車輛。新華網 楊騰格爾攝
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分公司)副總設計師王瑞鑫介紹,氫燃料重卡可實現零排放,其原理是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發生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能驅動車輛行駛,排出水,從而達到零污染。
據了解,北奔重汽將持續構建氫燃料重卡產業鏈,完善產品系列,為打造包頭——佛山氫燃料示范城市群提供支撐,推動內蒙古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以氫代煤煉鋼鐵

冶煉現場。新華網 楊騰格爾攝
在烏海市內蒙古賽思普科技有限公司氫基熔融還原法高純鑄造生鐵生產線現場,火紅的熱鐵水從爐中流出,工作人員通過自動化設備控制,確保各項生產有序進行。

工作人員通過自動化設備控制生產。新華網 楊騰格爾攝
傳統“炭冶金”需要先將鐵礦石燒結處理,再伴焦炭加入高爐,不僅工藝繁瑣,同時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而賽思普的“氫冶金”工藝,由于加入了氫氣,取消了燒結和焦化等重污染工序,大幅降低了碳的參與。

火紅的熱鐵水從爐中流出。新華網發
該公司副總經理周海川介紹,有了“氫冶金”工藝,熔爐可以“吃的更粗”,可以大量使用國內儲量豐富的低品位礦,高磷礦。同時“產出更精”,生產出來的鐵水雜質含量和有害元素大大降低,這樣的高純生鐵可以直接用于風電、高鐵、核電及軍工特鋼。今年5月項目投產以來,企業日產高純生鐵500噸至1800噸,訂單供不應求。
氫能源項目落戶忙
鄂爾多斯市蒙蘇經濟開發區江蘇產業園,正在形成現代化新(氫)能源產業鏈,助力鄂爾多斯打造“北疆綠氫城”。

上汽紅巖氫能重卡運營啟動儀式現場。新華網發
近日,上汽集團新能源產業項目落戶產業園,計劃總投資20億元以上,推動氫氣循環泵等項目落地,計劃實現年產氫燃料電池系統3000臺,預計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產。二期項目氫燃料電池系統產能達到5000臺,預計2024年年底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相關項目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25億元、利稅8億元。
總投資200億元的美錦國鴻氫能科技產業項目也在產業園落地,將建設新能源整車生產制造、氫能商用車動力系統總成、氫能燃料電池電堆生產、加氫站裝備、電解水制氫、化工為期PSA提純制氫等,項目分三期建設,達產后年創產值162億元,利稅10億元。
目前,產業園共有48家企業,其中氫能源項目企業5家。鄂爾多斯江蘇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局局長何宏治介紹,隨著氫能源項目的落地開工以及產業鏈配套項目引進實施,開發區“源網荷儲一體化”工程實施進度將進一步加快,為早日建成西部地區首個“零碳產業園”,推動地區經濟轉型發展,促進鄂爾多斯市建成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