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推進能源轉型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寧夏已探明煤炭資源超過340億噸,居全國第八位。2020年全區煤炭產能達1.2億噸。
寧夏煤炭、風能、太陽能等多種能源富集互補,具有綜合開發的優越條件。歷經十余年發展,寧夏能源產業經歷了從“挖煤賣煤”到煤電煤化工、從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的飛躍。大批技術新、投資大、帶動效應顯著的能源項目建設投運,先后建成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空冷機組、世界最大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全國利用率最高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人均電力裝機容量、發電量全國第一,外送電規模超過1200萬千瓦時,現代煤化工產能超過1300萬噸,奠定了國家大型煤炭基地、“西電東送”煤電基地、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的地位。
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2019年,寧夏成為首個風、光發電負荷超過用電的省份;2016年到2019年,寧夏非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比重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2020年,寧夏新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占比達44%,居全國第三,利用率97.6%,為西北第一。此外,寧夏單晶硅棒產能約占全球的六分之一。
搶抓國家出臺《關于支持寧夏能源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的發展機遇,自治區黨委立足國家戰略大局、寧夏發展所需,推動綠能開發、綠氫生產、綠色發展,把能源轉型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徑率先推動,以能源轉型促產業轉型。2021年,寧夏新增清潔能源企業數、新能源發電量、清潔能源產業產值增速均實現40%以上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