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青島市李滄區黑龍江路與棗山路西南側三角地帶的口袋公園。(□記者張曉帆通訊員丁之報道)
每到放學時間,青島市李滄區黑龍江路與棗山路西南側的三角地帶,便成為兒童的快樂天地。1月6日下午,小朋友們在這里玩得不亦樂乎,一景一物都是歡悅的音符。
這處親子樂活主題的口袋公園,位于道路交叉口,色彩布置明艷亮麗,地面有彩虹繪引路。口袋公園建成一個月以來,成為周邊10萬余名居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很難想象,去年這里還是一處荒草叢生的小游園,植被老化、土地裸露、園路狹窄。街邊拐角、被垃圾占據的坡地……經過整治后,都變成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園”。
眼下,行走在青島市李滄區的大街小巷,一處處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口袋公園”呈現在眼前,讓居民從看得見、摸得著的“小而美”中體會到“微幸?!薄?/p>
近年來,青島大力開展口袋公園的建設,使青島的公園綠地除了中山公園、世博園這樣的“大手筆”之外,也有更貼近市民的“小”“多”“勻”。2021年,青島市將口袋公園建設定為青島市辦實事內容之一,全年建設具有生態宜游、休憩交往功能的居民身邊口袋公園32個。
李滄區提出了將口袋公園建設與社區建設相結合,建設集綠化、美化、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口袋公園”理念。2021年,李滄區將“口袋公園”建設納入區辦政府實事。作為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如何還綠于民、還景于民,讓居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園林科口袋公園項目負責人曾磊介紹,李滄區在調研時發現,城市空間已經相對飽和,很難單辟綠地,因此,李滄區見縫插綠,將城區的屋前房后、裸露地、廢棄地、邊角地等閑置荒地進行改造綠化,因地制宜,建設面積大小不等的口袋公園。
特色各異的口袋公園藏著設計者的精心籌劃:小土坡改造的口袋公園,采用了適宜的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形式,在打造立體型綠化景觀的同時,搭配景觀亭、風雨連廊、林間堂榭等景觀建筑;廣泛征求居民的意見后,在黑龍江路與棗山路西南側口袋公園預留兩塊小菜地,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體驗農耕文化……
2021年以來,李滄區的口袋公園越來越多地走進市民生活,公園設計也不斷升級。每個公園都有特定主題,將青島的傳統元素融入其中;在植被選擇上,實現了樹木四季常青、花卉三季飄香、收獲兩季有果。
城市更新,既要關注“大塊頭”、也要布局“小而美”。在李滄區,口袋公園建設已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生態工程、民心項目。目前,李滄區已完成口袋公園建設43處,新增市民活動場地十余萬平方米??诖珗@見縫插針式地散落于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間,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打造出“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的美好生活空間,有效滿足市民對綠色生態的向往,成為離市民最近的“詩與遠方”。(來源: 大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