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咸寧市依托境內豐富的山水及人文資源稟賦,加快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的自然生態公園城市。2022年的咸寧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到2025年,要推動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取得實質進展,讓咸寧人居環境更美。
如今的咸寧城區,廣泛分布的口袋公園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喜愛。像鄂南高中街頭游園、錢瑛社區公園這樣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園”,既是紀念性公園,又是社區文化小游園,改善了片區生態環境,也為居民休閑、健身提供了好去處。
“十三五”期間,咸寧市按照“園中建城、城中塑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的理念,優化城區公園布局,推進城區公園綠地建設。咸寧市先后建成潛山森林自然公園、十六潭公園、青龍山公園、淦河濱水公園帶、桂花公園等綜合性公園,以及學子園、拓荒園、石景園等25處社區公園,并以“見縫插綠、拆違建綠”等形式,規劃建設了一批小游園、小綠地、微球場、小廣場等“口袋公園”。截至目前,咸寧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5.81%、41.27%、14.66平方米。
咸寧市還堅持全域謀劃,從市域、主城區、社區三個層面統籌研究,著力成環成網、厚植人文環境、提升生態價值,規劃建設集生態保護、慢行交通、健康休閑、農業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香城綠道體系。
目前,咸寧中心城區已建成20多條生態綠道,其中淦河生態綠道,沿淦河而建,串聯沿線濱水休閑空間、歷史文化遺存和商業文化街區,已成為淦河上一條美麗的景觀彩帶,并悄然改變著附近居民的生活。
咸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杉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報告的要求,全域推進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建設,促進城市顏值品質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