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高鐵暢通新血脈,牡丹機場插上新翅膀……山東菏澤交通事業的發展,令人刮目!
記者了解到,根據《菏澤市綜合交通網“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菏澤市將以建設綜合交通通道、網絡、樞紐和城市交通為重點,統籌對外交通、城鄉交通協調發展,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協調、便捷高效、綠色生態、安全舒適、智慧現代的綜合交通。菏澤將實現從交通閉塞到四通八達的轉變,更加彰顯“四省通衢 中原鎖鑰”的區位優勢。
由突破崛起
到實現交通現代化
據菏澤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程傳政介紹,按照《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2025年,實現菏澤突破崛起。“米”字形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初步建成;高速鐵路、民航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成運營,對外運輸條件明顯改觀,城市交通區位條件大幅提升;“四縱四橫三連”高速公路網“七縱七橫四連”干線公路網基本建成,農村公路技術等級顯著提升,城市間、城鎮間及城鄉間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增強;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成效,多方式銜接水平有明顯提升,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網初步建成,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基本確立。
2035年,實現菏澤交通現代化。“米”字形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全面建成;高速鐵路直達周邊重要城市,高速公路直達周邊所有地市;國省干線公路網全面建成,高等級公路覆蓋全市重要節點,旅游景區均有公路通達;綜合交通樞紐全面建成,客運換乘“零距離”、貨運“無縫銜接”基本實現,形成國內國際通道聯通、區域城鄉覆蓋廣泛、樞紐節點、多式聯運、功能完善、運輸服務一體高效的綜合交通網,建成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
全市公路通車
總里程逾2.7萬公里
菏澤市公路建設里程長、時間早,規模較大,也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最貼近。近年來,菏澤市不斷加大公路建設力度,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已超過2.7萬公里,位居全省第三位,為菏澤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便利出行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
“特別是高速公路近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2020年,棗菏高速建成通車,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增加到523公里。”程傳政說,“2021年8月20日,濟廣高速改擴建項目建成通車,這標志著菏澤擁有了第一條高標準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
“十四五”期間,菏澤市將強化區域重要交通廊道對空間布局的引導作用。構建“四縱四橫三連”高速公路網,與周邊地市實現高速公路直達。“十四五”時期將開工建設德單高速梁山至鄆城段54.8公里、鄄城至鄆城至濟廣高速菏澤境內66.8公里、徐民高速單縣至曹縣段89公里、濟廣高速濟南至菏澤段改擴建菏澤境內7.7公里、濟單高速菏澤境內68公里。
依托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以二級以上公路為主,以連接全市所有縣級行政區政府駐地城鎮和重點鎮、通達重要產業基地、交通樞紐、旅游景區為目標,形成“覆蓋廣泛、能力充分”的“七縱七橫四連”市域國省干線公路網。
“十四五”末,菏澤
將形成1—2—3小時交通圈
《規劃》明確了菏澤市交通發展的具體目標。到“十四五”末,全市鐵路運營里程超過90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實現零的突破,運營里程超過200公里;公路通車里程超過28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900公里;普通國省道一級及以上比例超過60%;內河III級航道通航70公里;菏澤機場、菏澤高鐵站等客運樞紐建成;綜合性物流園區建設取得實效。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建設公交都市,加快軌道交通及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城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分擔率超過40%。
到“十四五”末,高速鐵路通達市區及鄆城、巨野、曹縣等主要區縣;縣縣通高速;定陶、巨野、鄆城等港口可直達京杭大運河;機場航線覆蓋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覆蓋率達到100%。
“對外交通目標,菏澤市將依托高速鐵路網絡、機場等,擴大時空圈直達城市,形成1—2—3小時交通圈。”程傳政說,具體是指:1小時可達濟南、鄭州、徐州;2小時可達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城市;3小時可達廣州、昆明、成都、沈陽、哈爾濱等地。“市域交通目標,以市區為中心,基本形成到達各縣城的1小時交通圈,中心城市與周邊區縣聯系更加緊密。”程傳政說。 來源: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