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在位于羅源縣霍口畬族鄉的霍口水庫項目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在全力攻堅推進項目建設。該項目預計今年3月份實現大壩封頂。
霍口水庫項目是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水庫總庫容為2.97億立方米,工程概算總投資20.5億元。工程以供水為主,結合防洪,兼顧發電。(來源: 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劉其燚 黃益輝 攝)
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在市行政服務中心投資建設類窗口咨詢。(市城鄉建設局供圖)
記者昨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我市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目前96項行政許可事項均已實現全流程網辦,多項改革指標位居全省第一。
“除了‘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指標全省第一外,我們有85項事項已實現即辦,即辦率73.28%,指標全省同行業第一。”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96項行政許可事項的辦理總時限,也從2042天減少至237天,平均縮短時限比例88.4%,指標全省同行業并列第一。
一個個“第一”是我市不斷深化工程建設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體現。截至目前,我市的多規合一、多圖一審、多評合一、多測合一、竣工聯合驗收的“四多一簡”改革成效初顯,一套套“福州做法”亮點頻現。
為助力項目早開工,我市采取施工許可分段辦,較此前的一次性核發施工許可證,分階段核發可助力項目提早1個月啟動施工。
通過“審批事項清單化,特殊環節規范化”,我市力求做到“清單之外無審批,平臺之外無事項,申請材料不重復”,促進工程項目審批事項全程高效便捷辦理。
在全省率先出臺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實行容缺受理暫行規定(試行)》,針對不同項目類型,推出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容缺受理清單,助力審批流程提速再增效。
針對部分項目,實行工程規劃許可階段和施工許可階段并聯審批,原先的4次申報精簡為1次申報,一窗受理、數據互通,和原先兩階段串聯辦理相比,辦理時限縮短5個工作日。
進一步推進竣工限時聯合驗收工作,針對部分項目實行消防、人防、檔案、規劃條件核實和土地核驗等驗收事項“打包辦”,審批時限縮減至7個工作日。
“全流程在線審批、健全中介技術服務機制、完善電子檔案管理功能等,是我們正著力優化的重點環節。”上述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優化,能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各階段的材料共享水平,讓各類電子證照、批文在線上集聚、實時共享、在線打印,助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能提升。(來源: 福州日報 記者 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