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勘院小區隨意堆放的雜物以及敞開的防盜門

沒有門禁系統的團結小區西區
老舊小區改造是呼和浩特市一直持續發力推進的民生實事項目,2021年我市對333個老舊小區進行了改造。今年,我市申報中央補助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392個小區,其中市四區301個,旗縣91個,共56326戶,1429棟樓,建筑面積530萬平方米。
老舊小區設施老化 居民盼改造
1999年,張啟英一家搬到了團結小區西區,30多年的時間,小區從最初的新小區變成了現在的老舊小區,雖然前幾年這里進行了改造,但是小區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她擔心的。記者注意到,該小區有多個出入口,但是沒有門禁系統,就連樓道門也都是敞開著的。“外面的車想什么時候進來就可以進來,西區雖然也分為一區、二區、三區,但都是相通的,只要一個區的大門敞著,其他區就可以隨意出入。還有單元門,以前也換過,但是現在都用繩子拽著常年敞開著,也不安全。”張啟英說。
地勘院小區是賽罕區中專路街道辦事處轄區的一個老舊小區,建成于上個世紀末,共有900余戶居民。小區基礎設施老化、功能設施設備缺失、車輛亂停亂放、空中各類線纜交織、雜物亂堆亂放,是典型的老舊小區。改造,是居民一直期盼的事情。2022年,地勘院小區被列為賽罕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試點示范小區。
“小區里都是老房子,建筑面積普遍較小,家里根本沒有晾曬衣服的地方。你看看院里,大家都是拉一根繩子晾曬衣服,改造時我們希望院里能有晾衣服的地方。”“小區里都是老年人,院里沒有娛樂、休憩的地方,只能是一群人站在有太陽的地方聊聊天,希望改造時能給我們建個涼亭,設置一些座椅。”聽說地勘院小區要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不少居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居民陳女士在小區居住20多年了,小區里的自來水壓力不夠,四樓以上經常停水。“我們就是不在家里洗澡,正常生活用水也得有保障,最好能把吃水難的問題解決了。還有就是樓下的綠化帶最好能硬化或者種上綠植,不要留有空地,每年老人們因為搶地種菜都鬧得不可開交,好幾次人們只能打110報警來解決矛盾。”陳女士說。
今年呼和浩特市392個老舊小區將開工改造
小區怎么改?改哪些內容?相關部門也在征求居民意見。記者在地勘院小區院內公示欄里看到張貼著《呼和浩特市賽罕區2022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地勘院小區)公示公告》。賽罕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人居環境發展促進中心主任陳煒介紹,2022年,賽罕區老舊小區改造分為基礎類、提升類、完善類三大類別,包括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區內建筑物屋面、外墻、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等。地勘院小區作為試點示范小區,除了市政配套設施等基礎類改造之外,還增加了小區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小區內建筑節能改造。其中,改造建設環境及配套設施又包括拆除違法建筑,整治小區及周邊綠化、亮化,改造或建成周邊適老設施、無障礙設施、停車庫(場)、電動自行車及汽車充電設備、文化休閑設施、體育健身設施、物業用房等配套設施。“賽罕區老舊小區改造實施‘一小區一方案’,我們和轄區各街道辦事處、社區會征求居民意見,根據小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改造方案,像完善類改造,對小區大小、規模、戶數等等都有要求,所以并不是所有改造的小區都能開展完善類改造。”陳煒說。
記者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今年我市申報中央補助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392個小區,其中市四區301個小區,旗縣91個小區,共56326戶,1429棟樓,建筑面積530萬平方米。其中,新城區將改造91個小區,12861戶,352棟樓;回民區改造51個小區,15901戶,341棟樓;玉泉區改造84個小區,13281戶,306棟樓;賽罕區改造75個小區, 10697戶,298棟樓;土左旗改造20個小區,1165戶,35棟樓;托克托縣改造26個小區,897戶,39棟樓;和林格爾縣改造10個小區,322戶,11棟樓;清水河縣改造12個小區,318戶,13棟樓;武川縣改造23個小區,884戶,34棟樓。來源: 呼和浩特日報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老舊小區改造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原標題:今年我市將有392個老舊小區大變樣 讓居民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