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與業績飄紅所不同的是,“獨角獸”企業的估值卻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工業富聯與三六零的股價持續走低,市值大幅縮水,寧德時代與藥明康德則節節飄紅。
2018年被稱為“獨角獸”A股上市元年,隨著中報披露季的接近收官,“獨角獸”們在上市后交出的首份半年報格外受關注。
8月28日晚間,三六零(601360.SH)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增幅分別達到13.95%和8.95%,為60.25億元和15.37億元。
早在三六零之前,工業富聯(601138.SH)、寧德時代(300750.SZ)和藥明康德(603259.SH)等“獨角獸”企業已率先披露了半年報,除寧德時代上半年凈利潤出現近50%的滑坡外,其余均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雙增長。
與業績飄紅所不同的是,“獨角獸”企業的估值卻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工業富聯與三六零的股價持續走低,市值大幅縮水,寧德時代與藥明康德則節節飄紅。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此認為,“獨角獸”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不便于一起比較。對于不同企業估值水平的變化,他認為更關鍵在于各自實現的業績是否符合預期,以及在于技術等核心競爭力方面是否占據優勢,都將有利估值的提升。
業績普遍穩增長
作為今年第一家在A股成功上市的“獨角獸”,三六零卻成為最晚一家披露上半年半年報的企業。
根據三六零8月28日晚間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0.25億元,同比增長13.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7億元,同比增長8.9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9.7%,達到13.90億元。
具體而言,互聯網廣告業務依然是三六零實現業績的重要基礎,同比增長24.16%達到47.52億元,占整體營收的79%。
除此之外,三六零的增值業務,尤其是游戲業務依然處于持續下滑狀態,公司持續發力的智能硬件領域,上半年營收也僅有5.04億元,占公司營收規模小,且利潤率遠低于公司的其他業務板塊。
同時,由于在此前借殼江南嘉捷上市時,三六零對外作出了2017-2019年三年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2億元、29億元和38億元的業績承諾,上半年13.90億元的扣非凈利潤,也被認為公司有望在今年繼續實現承諾。此前2017年時,三六零的該項數據為27.52億元。
與三六零相比,此前已經發布半年報的工業富聯和藥明康德,也同樣在營收和凈利潤方面實現增長。
其中,工業富聯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6.29%至1589.94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24%至54.44億元;藥明康德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4.09億元,同比增長20.29%;歸母凈利潤12.72億元,同比增長71.31%。不過,藥明康德扣非后凈利潤僅為8.27億元,同比增長32.30%。
與上述三家“獨角獸”相比,頂著鋰電池行業巨頭的寧德時代,從財務數據來看上半年的業績卻不夠理想。
寧德時代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雖然營收同比增長48.69%,達到93.60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卻同比減少49.70%,僅有9.11億元。
對于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原因,寧德時代方面解釋,是轉讓了持有的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取得的處置收益影響。若扣除該項影響因素后,寧德時代將實現扣非凈利潤6.94億元,同比增加36.55%。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寧德時代對凈利潤下滑的解釋言外之意是與經營無關,但其三項主業的毛利率卻都不約而同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鋰電池材料和儲能系統三項業務,毛利率分別同比下降4.38%、11.30%和27.23%,綜合毛利率則下降了6.17%。與此同時,其營業成本同比增長63.46%。
對此,寧德時代方面解釋,營業成本增速較快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公司銷量增長營業成本增加”和“上半年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降幅低于產品銷售價格的降幅”。
估值兩極分化
8月29日,即三六零披露2018年半年報的首個交易日,公司在早間10點左右觸及漲停板,此后雖一度開板,但不久后再度封板。至收盤時,股價上漲10%至25.84元/股,公司最新市值達到174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這是三六零自今年2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交易以來,出現的第一個漲停。與之相對應的,是三六零自上市交易以來的剛好半年時間中,股價下跌幅度已經高達59.14%。
若再將時間線拉長至其披露借殼上市消息以來,即2017年11月至今,三六零最新市值較其最高時的估值5000億元相比,縮水幅度已經高達65%。
一位熟悉三六零的行業資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最新一日的漲停主要是因為上半年業績符合外界預期,并有望在下半年持續發力,但上半年股價的走低,既有市場整體行情的低迷影響,也與其5月后披露的百億定增計劃有關。
“當時推出定增計劃時,由于認為定增價格遠低于三六零當時股價,很大程度影響了市場情緒。再加上今年A股整體行情波動,公司也沒有很好的利好刺激,所以造成了股價持續下跌的局面。至于和最高峰值相比,借殼上市的時候一方面行情好,另一方面也受到了關注,有被炒作的預期。”上述人士說。
與三六零“同病相憐”的,是通過IPO上市的工業富聯。自今年6月8日上市以來,工業富聯僅在頭幾個交易日行情飄紅,隨后便一路下跌,至最新股價較上市首日的收盤價已下跌23.8%,股價僅為15.11元/股,與發行價13.77元/股頗為接近。至市值而言,較最高的5193億元縮水2263.53億元。
不同于三六零和工業富聯,寧德時代和藥明康德在成功上市后,股價持續走高。Wind資訊數據顯示,寧德時代最新股價較上市首日收盤價,上漲幅度高達102%;藥明康德上市后股價上漲幅度則更大,達到188.91%。
同時,截至8月29日,寧德時代和藥明康德的市盈率分別達到54.1倍和53.3倍。
付立春認為,工業富聯雖然總股本體量大,但上市后流通盤卻很小,這一點在換手率也有體現,同時由于其一直無法擺脫“代工廠”的印象,往往并不被歸為互聯網企業,而更傾向于制造業企業。
“如果是制造業的話,市盈率不會很高,這也會影響估值。寧德時代和藥明康德更被認為代表著未來,對未來有強烈的業績預期,因此在市盈率和估值上會更被認可。”付立春說,“總的來說,在目前行情下,企業未來業績能否符合預期,是否具有成長性,會越來越成為估值的重要參考。”